后土娘娘又称地姥娘娘、地母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万物之母,也是民间信仰的大地女神。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她掌阴阳,育万物,被称为大地之母。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道观并设后土殿。民间建后土娘娘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隆重祭祀之。她是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GCo个人信仰
人物介绍
简介
后土皇神,全称“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 ,简称“后土”,尊称“后土娘娘”。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GCo个人信仰
道教神灵,居四御之末位。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尊称“后土娘娘”。“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宋徽宗封后土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宋史·本纪》卷二二)宋代时,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南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二注:“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祗于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为天父地母焉。”元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抵”称:“为阴地者,五方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GCo个人信仰
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之盛举。GCo个人信仰
道教中的后土皇地祇(地母至尊)GCo个人信仰
至心皈命礼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执阴阳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效法昊天 ,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岳渎是依,山川成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GCo个人信仰
中国历史进入青铜时代,人民过着刀耕火种,捕鱼猎兽的生活,智力很大地开发了。(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些神圣伟大的部族在后世开枝散叶,形成分流,遍布全国各地。 GCo个人信仰
大约在10万年前,浙西山区建德一带已有人类活动。称为越人。到了约七千年前,在与凤凰圣族的融合里,越人一部分迁移到了太湖和绍兴地区,形成后来的吴越,一部分迁移到了湖北洪湖一带,与神农氏后裔融合成后来的荆楚,一部分到了江西鄱阳湖一带,形成后来的苗黎族团。另一部分则泛舟飘流过海,到了琉球列岛,南海诸岛。因此,凤凰圣族是以后逐渐遍布亚洲东南的“百越”文化的源头。GCo个人信仰
演变
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拥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又称诸侯,如风后、后羿。GCo个人信仰
最早的“后土”,是炎帝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曰:“炎帝之妻……生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呜,噎呜生岁十有二。”《大荒北经》记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是最后一代炎帝,当时神农氏世衰,而后轩辕代之,为黄帝。至夸父止,炎帝都是天下的共主。《国语·鲁语上》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四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GCo个人信仰
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平九土”的功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又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术器处于江水,后土则在九州腹心地区承共工之位,为炎帝。黄帝之子昌意降处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GCo个人信仰
《帝王世纪》载: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颛顼时有“南正重”、“火正黎”,帝喾设“五行之官”可信。《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少暤氏四叔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所以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玄冥,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称呼。《山海经》四方之神东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可知这些官名、神名最初为真人,因他们有功,被后来的人祭祀,以其称号为官名。羲和为少昊妻,尧时羲、和分为四,夏代羲和是官名。后土也是同理,其为炎帝远在黄帝以前,后为官名,我们忘记其本来的身份了,只称作是“田官”,不全面。GCo个人信仰
典故
《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等到书记五方天帝及其佐神,中央土,黄帝,后土为佐神。后土的“土”字与黄帝的“土”德一致,被联系在一起。《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又《时则》:“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是后土作为神的第二个阶段。这是继承的,与后土其人无关,而是由后来的土正创造出来的。GCo个人信仰
传说
计骗祖师GCo个人信仰
平陆和芮城两县交界处,有个后土庙。庙内敬奉两位正神,她们是尧帝的女儿,也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后土庙偏东二里许有庙叫“龙首观”,供奉的是祖师神。说起这两个庙来,还有个故事:传说这个地方本来是祖师神最先选中的,却被娘娘用计给骗走了。祖师神为了选择一处理想的地方作庙宇,曾到各处采寻,当他云游到中条山上空时,一眼就看中这里的地脉,便拔出宝剑插到这里,作为标记。娘娘姊妹同样为选择庙地跑了很多地方,也看中了这块宝地,无奈已被祖师神宝剑所号,放弃了又不甘心,遂起了争夺的念头,耍了一个手段。乘祖师神尚未动工时,悄悄把宝剑抽出来,将自己一只绣鞋埋到地里,再把宝剑从鞋上插下去。当祖师神要在这里动工时,娘娘便双双阻挡,说她们占在先,祖师神占在后,有埋鞋为记。祖师神性情直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没想到娘娘会捉弄自己,见到宝剑果然插在鞋上,便不再相争,而另找地方去了。娘娘就这样把宝地据为已有。祖师神另选了距离这里以东约二里远的“龙首观”。虽然比不上娘娘庙的地势,却也颇具规模,有山门、正殿、后楼、禅院等建筑,四周高墙围绕,另有一番气象。当地群众每当谈起娘娘计骗祖师的故事,都说:“怪道世人勾心斗角矛盾,连神仙也有使心眼的时候呢!”GCo个人信仰
社神GCo个人信仰
后土被奉为社神,时代当在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时代当在周代后期。汉建“后土祠”,祠黄帝之佐神,与社神的地位不同。皇天后土对称,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公元443年,北魏遗官去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告祭祖先旧墟,刻下祝文,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山西运城后土祠,祠后土娘娘,这是封建时代后土作为神的又一个分阶段。民间称“土地爷”,仍是男神。玛雅、古希腊地神为地母,而古埃及地神是拉的儿子。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土地”是阴性,德语“土地”是中性,俄语“土地”是阴性,而今“大地母亲”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观念了。GCo个人信仰
圣庙
概况GCo个人信仰
后土圣母庙位于山西石楼县城西40公里的前山乡张家河村西南2.5公里的殿山半山梁上。殿山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37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寺内建筑由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依次为正殿、戏台、山门和戏台一座;两旁分别有,东西配殿、厢房及十一孔窑洞。山寺古建筑群除了两侧的厢房部分塌损外、其它建筑保存完好,虽然其规模不大,但其布局整齐唯美,殿宇造型奇特,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明代古寺庙建筑群。GCo个人信仰
正殿GCo个人信仰
殿山寺正殿也称悬空无梁殿。它是采用砖石券成,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外设有木结构的回廊,结构雅致,别出心裁。正殿内塑像共三组,十三尊。中间是后土圣母坐像,东侧是九天圣母坐像,西侧是使令圣母坐像,分别高1.16、1.1、1.2米。圣母两侧各有两尊高0.82米的侍女站像。正殿的东、西两侧有豆生娘娘、催生娘娩的坐像,均高0.96米,以及两名女官的站像,均高1.3米。正殿用传统的四根蟋龙柱将三位娘娘间隔开;后墙壁除了用牡丹、芙蓉等花叶填充格扇背景之外,还使用了大量“悬塑”艺术手法,用于表现人间多福、多子、天上仙乐祥云等繁褥的生活细节。GCo个人信仰
法相GCo个人信仰
正殿后土圣母的发式采用特髻,特髻上有金孔雀四,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牌各一,中间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发式。九天圣母、使令圣母仅在特髻上少金孔雀二,其它均与后土圣母一致。三位圣母均用垂花耳坠,面部丰腴,额中央饰有金色额黄,与娥眉、红唇相得益彰。服饰方面,三位圣母均为外着披肩,穿交领大衫,胸背有补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环带,足穿云头鞋。整个塑像极具程式化,唯有两侧的圣母头略向中间偏斜,这给传统正襟危坐的塑像增添不少活泼的气息。GCo个人信仰
在正殿的北墙上雕塑也十分华丽,大至亭台楼阁,小至人物、花卉、珍禽、异兽无不精工细作,活灵活现。就是一个个格扇都一丝不苟。它以纷繁复杂、富丽堂皇的彩塑宫殿、云山作为主像的背景,目的是更加突出主像在殿堂中的位置。GCo个人信仰
遗物GCo个人信仰
殿山寺除了彩塑艺术精湛之外,其元代遗物,如戏台、石灯等无不显示着它昔日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现存元代以前戏台有15座,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殿山寺戏台是至今发现元代戏台中面积最小的一座,面宽5.25米,进深5.15米.面积27平方米。从戏台的结构来看,它的顶柱斗拱、梁架经古建专家认定是元代建筑无疑。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斗拱形制为假昂,是研究中国戏剧史不可或缺的材料。GCo个人信仰
殿山寺始建年代没有确实可靠的材料,唯寺内遗存的元代灯柱上有“元至正七年(347)……”字样,笔者在寺内发现一个覆莲柱础,给我们断定殿山寺的始建年代提供了有力证据。覆莲柱础从隋唐开始盛行,宋金以后基本绝迹,“柱础的形式与雕刻趋丁多样化”。殿山寺的覆莲柱础从时代上排比,不会比宋更晚。GCo个人信仰
殿山寺的彩塑在人物造型、衣饰等多方面都透露着明代风格,它是明代艺术家的杰出作品。虽然在规模上不如隰县小西天的大雄宝殿,但在艺术手法上无疑一脉相承,它是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的宝贵财富。GCo个人信仰
2相关内容
信仰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GCo个人信仰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们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因此,后土被奉为社神。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汉建“后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之说。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称为“大地母亲”。GCo个人信仰
纪念
祠堂GCo个人信仰
万荣后土祠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根和最古的源。自从轩辕皇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后土,这里就成为历代GCo个人信仰
帝王祭祀大地、祈祷后土圣母福佑万民、社稷平安之所。“后土娘娘”被台湾同胞称为“地母至尊”或“地母娘娘”,各地建有众多地母庙,象台北芦州护天宫、台中仙福堂、嘉义修缘湖地母庙、埔里地母庙等等。GCo个人信仰
雕像GCo个人信仰
为此岷江专门雕刻了这个《后土娘娘》像,让人们永记“地母娘娘”恩德。GCo个人信仰
庙宇GCo个人信仰
且说后土庙北枕条山、南临大河,地脉雄厚,川塬广衍,庙址方圆十多亩,树森荫翳,庙宇辉煌,为两县接境之胜地。两位娘娘,两位各奉其一,平陆供奉的娘娘是娥皇,芮城供奉是娘娘是女英。传说阴历三月十八日是这对姊妹的生日,每年到了这一天,两县附近十村九社的群众,都要大张旗鼙地迎神赛社,除了唱对台戏,还要执事锣鼓迎送,特别是把很多骡马身上披红扎彩,戴铃结缨,銮辔齐全,打扮得花团锦簇,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紧挽笼头,在高高的献台地跑上跑下,在紧拐弯的山门里跑进跑出,兴高采烈达于极点。两位娘娘的塑像被轿抬到庙外行宫暂住,然后又抬回庙里,出尽了风头。GCo个人信仰
故事
这一天,也是农事活动的分界线,在此以前是农闲季节,每天只吃两顿饭,从这一天起,进入农忙季节,开始吃三顿饭。因此,当地群众对这个日子,象对待二十四节气一样重视。庙内有两棵参天的古柏,也是两县各有其一,远远站在中条山的斜岭头上,亦能看得很清楚。人们都为娘娘庙这一优越地势而赞不绝口。GCo个人信仰
3文献记载
关于后土的记载很多,大多集中在《左传》、《礼记》、《山海经》、《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称后土为共工氏之子,为中央之神。GCo个人信仰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GCo个人信仰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GCo个人信仰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郑注: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GCo个人信仰
《山海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郭璞 注:生十二子,皆以岁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海经全译》案:古神话当谓噎鸣生十二岁或噎鸣生一岁之十二月。GCo个人信仰
《山海经·大荒西经》:“黎(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GCo个人信仰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见昭十九年《左传》,又见《山海经》。GCo个人信仰
《山海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海经全译》案:《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经“共工生后土”之历史。GCo个人信仰
《楚辞·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GCo个人信仰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GCo个人信仰
以上关于后土的记载,有的是作为神仙出现的,有的是作为一般人出现的,有的则记官名,均为男性。但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天阳地阴,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字均为女人形状。至于“土”,《释名·释天》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GCo个人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