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溢血去世,他的遗体被装入水晶棺,安放在列宁墓中。不过,斯大林的遗体只防腐保存了8年。1961年苏共22大通过决议:“鉴于斯大林严重违背了列宁的遗嘱,滥用权力,对忠诚正直的苏联公民进行广泛镇压,再将斯大林的遗体保留在列宁墓里是不合适的。斯大林在个人崇拜时期的大规模违反法制和其他许多行为使得他的棺木再保存在列宁陵墓中成为不可能。”十月革命节前夕的一个深夜,斯大林的遗体被迅速地移出了列宁墓,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围墙下。这座匆匆造就的斯大林新墓上,只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墓碑,简单地写着斯大林的姓名与生卒年份。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秘密报告,揭开了斯大林在1930年代搞肃反扩大化、搞个人崇拜以及卫国战争初期因缺乏警惕造成巨大损失的内幕。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面对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在苏联引起的政治波动,对斯大林的形像进行了一定的修复,允许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修建他的塑像,1969年给斯大林墓上安放了半身像,但是,勃列日涅夫反对批评和撤消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会议和1961年的苏共22大会议上对斯大林问题所做出的一切书面决定,拒绝将伏尔加格勒恢复名字为斯大林格勒,拒绝在除了格鲁吉亚和莫斯科以外的城市再以官方资金兴建斯大林雕像。kqj个人信仰
斯大林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保持自己无限的权力,他内心里充满着渴求权力的强烈欲望。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但他所想要获得的是无限的权力和对他绝对的服从。同时他也很清楚,要做到这一点肯定会遭到和他一起在革命和国内战争年代造就的党与国家领导人的反对,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清洗”首先冲向中央领导干部。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斯大林衰老得越明显,斗争就越残酷。”生活处于政治恐惧、人人自危和领导干部轮换带有血腥味的情况下,斯大林的逝世,对许多人来说,无疑是期盼已久。作为斯大林主义者,莫洛托夫说:“开始时斯大林反对对他的个人崇拜,后来他就喜欢个人崇拜了。”在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顶峰时期,“到处都挂着斯大林的像,在各种书籍、文章、广播节目不引用斯大林的著作以及不多次提到他的名字是不行的。”kqj个人信仰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尽管斯大林曾发动过大清洗运动,任内还发生过大饥荒,仍不妨碍他在俄罗斯历史人物排行榜中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彼得·斯托雷平。此次选举结果反映出俄罗斯要为斯大林的独裁残暴形象平反的努力取得预期效果。斯大林在俄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指他是暴君,在30年代透过政治大整肃、流放及设立古拉格集中营,害死估计多达2000万条人命。但亦有人推崇斯大林在二次大战击退纳粹德军的辉煌战绩,并在主政期间推行3个5年计划,把苏联建立成为一个工业强国。他也在苏联各地建立集体农庄,促进农业机械化,有助提高农业生产。2007年,俄罗斯新出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2008年8月,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这两本教学参考书重新评价斯大林曾做出"正确历史选择",是苏联最成功领导人,同时,新教材参考书没有回避对苏联体制弊端的批判,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抑了地方、企业、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在苏联解体后,针对苏联的历史评价不一而足,而关于历史的教科书数量至少达30多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斯大林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据公众意见全俄调查中心对于“所有时代、所有人民的最杰出人物”历年的调查中,斯大林的支持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9年末,仅有11%同意斯大林是“最杰出人物”;1994年为28%,1999年为35%,到200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40%。10月30日是俄罗斯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日,2012年10月31日梅德韦杰夫在彼尔姆边疆区会见统俄党代表时,对斯大林及同时期的其他苏联领导人提出严厉批评,梅德韦杰夫表示:“当时发生的一切,不仅是斯大林,其他所有领导人毫无疑问都应当受到最严厉的批评。尽管目前已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但这应当保留在史册中,让这样的事永远不再发生。对自己的人民发动战争,这是令人发指的罪行。”他还呼吁统俄党党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不要抹去苏联时期本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不论他们曾经做了些什么,不论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如何,这(斯大林领导的卫国战争)是全国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虽然我对当时绝大多数领导人并没有好感”。梅德韦杰夫当天还对在彼尔姆边疆区建立的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馆给予积极评价。kqj个人信仰
2009年12月3日,普京在参与录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时政节目时,他当场从一系列俄罗斯网民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了关于他对斯大林的总体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的问题,kqj个人信仰
普京回答说:“依我看,不能给予整体的评价。显然,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而这时的国家是斯大林领导的。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我们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不管谁怎么说,最终是取得了胜利。即使我们总体损失很大,你们知道,谁也不能指责组织和领导了这场胜利的人,因为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对我国来说其后果就会悲惨得多。”“正面的东西无疑是存在的,然而花了难以接受的代价。尤其是存在过镇压。这是事实。我们的数以百万计的同胞遭到镇压。这种管理国家、取得成就的方法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不能这样做。毫无疑问,在这一时期我们遇到的不简单的仅是个人崇拜,而是反对自己人民的大规模罪行。这也是事实。关于此事我们也不应当忘记。”kqj个人信仰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长办公室发表的声明说,“斯大林对人类、欧洲、匈牙利、匈牙利人民、布达佩斯和布达佩斯市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布达佩斯在2004年5月1日匈牙利加入欧洲联盟前夕取消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荣誉市民称号。二战期间,苏联军队在经过激烈战斗后于1945年解放了布达佩斯。1947年11月7日,斯大林作为“布达佩斯的解放者”被授予了布达佩斯“荣誉市民”称号。格鲁吉亚2010年06月25日夜间拆除了矗立在斯大林故乡哥里的斯大林铜像。kqj个人信仰
弗拉基米尔·列宁执政时期曾多次批评斯大林,他声称,“斯大林过于粗暴,作为党的总书记,这个缺点是令人无法容忍的”。kqj个人信仰
苏联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列夫·托洛茨基在回忆录中评价道:“不是斯大林创造了权力机构。而是权力机构塑造了斯大林。”,“官僚集团上上下下全是庸才。斯大林是官僚集团中最杰出的一个庸才。他的长处在于,他比所有其它的人更坚决、更果断、更无情地表现出统治集团的自卫本能。其实,这恰恰是他的软弱之处。他目光短浅,是个历史上的近视眼。他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但却不是个战略家。关于这点,他在1905年和1917年战争中的表现足资证明。斯大林本人肯定意识到自己的庸碌无能。”kqj个人信仰
斯大林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诞辰之际(当时斯大林逝世已经6年)在下院发表演说:“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瑟夫·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都是无与伦比的”,“斯大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使其臣服于他。斯大林的确是一个世界上无人可与之相比的最大的独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落后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kqj个人信仰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是:“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斯大林在他一生的后期,愈陷愈深地欣赏个人崇拜,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违反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因而发生了例如以下的一些重大错误:在肃反问题上扩大化;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前夜缺乏必要的警惕;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的物质福利缺乏应有的注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特别是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作了错误的决定。斯大林在这些问题上,陷入了主观性和片面性,脱离了客观实际状况,脱离了群众……”kqj个人信仰
另一位政治领袖,kqj个人信仰
绝不同意共产党人斯大林的政治思想观点的芬兰总统Ю.帕西基维作了相似的评价:“可以以不同的观点对待他的政策,但是应该承认,是他把俄罗斯提高到它前所未有的地位。在他的领导下俄罗斯不仅得以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也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他的胜利者尚未得到的和平。”kqj个人信仰
法国总统戴高乐这样写他:“斯大林不仅在俄罗斯有着巨大的威望。他能使自己的敌人‘驯服’,他既不因失败而惊慌,也不因胜利而陶醉。”kqj个人信仰
斯大林的政敌克伦斯基对斯大林的功绩给予了应有的评价:“斯大林使俄罗斯从灰烬中振兴起来,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强国,粉粹了希特勒,拯救了俄罗斯和人类。”kqj个人信仰